消息
×
loading..

关键词云

成果统计

合作作者[TOP 5]

  • 陈未中

    合作成果数:41

  • 吴兆韡

    合作成果数:25

  • 张翼飞

    合作成果数:18

  • 王玉珏

    合作成果数:16

  • 王宇

    合作成果数:14

季泉江 正教授(Tenured)
所在学院: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务: 正教授(Tenured)
研究方向: 化学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
备注: --
季泉江

研究内容

研究组以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能源,环境和健康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等手段,致力于下一代生物能源生产工程菌株,环境污染物富集或降解工程菌株的定向进化和相关进化技术的开发,以及重要人类致病菌致病机制探索与小分子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1)致病菌基因编辑新技术
CRISPR/Cas9是最新发现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基因编辑技术。课题组将该项技术应用到人类的致病细菌中,构建能够在各种致病菌中进行高效基因组编辑的工具,为研究致病菌感染和抗药机制,药物靶标筛选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2)致病菌感染机制探究和药物开发
研究致病菌中与感染,耐药等相关的蛋白与信号通道,通过解析相应关键蛋白及其与小分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从分子层面研究细菌的致病机理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为设计抗菌药物提供分子层面的支持。同时利用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手段从生化和表型等方面研究致病菌的感染机制。基于结构信息,理性设计和筛选新型小分子药物。


(3)基因簇抓取
基因簇(gene cluster)指细菌中一组紧密连锁的且功能上密切相关的结构基因。这些基因各自编码的酶通常能组成多酶复合物,催化生命代谢中的特定反应。课题组致力于基于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新型基因簇抓取和功能研究的技术开发,为研究基因簇上各基因功能等方面提供有效工具。


(4)基因组进化
高效工业菌株的获得往往需要对原始菌株进行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进化。课题组致力于高效基因组进化和蛋白质进化技术开发,并尝试这些技术在二代生物能源工程菌株进化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

2005年-200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2009年-2014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何川教授);
2014年-201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教授为Michelle Chang 教授);
2016年2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和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
曾经荣获2013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Camille and Henry Dreyfus Postdoc Fellow, Everett E Gilbert Memorial Prize等奖项。2016年入选第十二批“青年千人”。

科研成果

Items Views Downloads TC[WOS] TC[CSCD] H-index
排序方式:
正在努力地加载数据中,请稍候……
没有找到匹配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