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作者
Pikhitsa, Peter V.合作成果数:2
|
冯继成
|
助理教授
|
所在学院: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职务:
|
助理教授
|
研究方向:
|
纳尺度3D打印,高熵合金,气溶胶技术 微电子 微纳光学
|
备注:
|
3D打印,量子计算以及柔性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将极大的推动社会产业升级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了开拓和发展各种新兴技术,气溶胶智能实验室Aeroso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AIL)将聚焦前瞻性和变革性的独特研究,致力于前沿多学科交叉技术的突破创新,最终实现复杂系统集成及高级组装解决方案。首要目标是建立气溶胶纳米制造系统,打造通用微纳制造平台。“气溶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雾霾”,我们课题组则将其与纳米技术结合,用于创建新材料体系,并开展基础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逆向)问题。本课题组将主要通过创制和打印超材料及微纳器件来开发物质科学普适系统,满足我国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需求。
|
研究内容
基于气溶胶纳米技术,本课题组巧妙利用“人工闪电”构筑和创制金属及其合金体系(如高熵合金、不互溶材料所形成的合金家族)的气溶胶纳米颗粒。利用我们独有的“法拉第3D打印”技术,利用“电力线”定向迁移气溶胶纳米颗粒,最终打印成3D纳米结构阵列,并同时实现单个纳米结构的尺寸、方向及位置的纳米级控制。该新型技术也将为其他领域开辟前沿研究方向,包括深纳尺度增材制造(又称3D纳米打印)、芯片制造、超材料、催化剂、光电器件、整饰智能纺织品、粉末冶金等。
个人简介
2010年-2012年,担任中石化立得公司技术主管;随后获欧盟项目全奖AIO,于2012年-2016年攻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AIO学位;2016年-2018年,莱顿大学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M.Koper做博后研究;2018年-2020年,被韩国首尔大学聘任为科研助理教授;2020年9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IL课题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