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发展亲和质谱技术高通量筛选G-蛋白偶联受体的调节剂
2017-12-09
会议录名称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4:质谱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页码1
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受体,它们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下都起着核心作用[1]。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发现高效率高选择性的GPCR新型受体,但是传统方法由于各种局限性而限制了相关的应用。近年来,表面离子共振技术(SPR)以及核磁共振技术(NMR)不断应用于GPCR配体的鉴定[2,3],但是需要高度纯化和比较稳定的蛋白,这对于一些GPCR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并且其通量较低,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合物库筛选。因此建立更加高效的配体筛选的方法尤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基于亲和质谱方法的高通量、无标记的配体筛选方法用于GPCR小分子配体的筛选[4,5]。这种新方法可以用于筛选细胞表面GPCR的正构和异构配体。我们首先将它应用于5-羟色胺2C受体(5-HT2CR)的配体筛选中,5-HT2CR是用于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抗精神病药物靶点。实验中我们共筛选了4333个化合物,鉴定到12个已知的5HT2CR的小分子调控剂,并发现若干未知的新结构配体。通过进一步的放射性同位素配体实验和细胞钙流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个作用于5HT2CR的新结构拮抗剂(IC50≈1μM)。我们进而将这一亲和质谱新技术应用到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GPCR靶标——-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该受体是B类GPCR,它能介导肽激素GLP-1的作用,并且在葡萄糖的体内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公认的糖尿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蛋白。但是对于该受体,目前已报道的非肽类的小分子调节剂少之又少。利用我们的高通量亲和质谱筛选技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配体实验以及胞内信号转导实验,我们发现了4个EC50在微摩尔级的新型别构激动剂。综上所述,我们所发展的膜受体亲和质谱筛选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1)蛋白和小分子都是无标记的;2)对细胞膜上表达的野生型受体直接进行筛选,保证相互作用处于天然状态;3)直接检测蛋白质和小分子相互作用,有助于发现靶蛋白的别构调节剂;4)该实验不需要纯化膜蛋白,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避免了膜蛋白纯化的固有局限。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 亲和质谱 高通量 5-HT2CR GLP-1R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中国会议
来源库CNKI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kms.shanghaitech.edu.cn/handle/2MSLDSTB/350211
专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_博士生
iHuman研究所
iHuman研究所_特聘教授组_Raymond Stevens组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_特聘教授组_王明伟组
iHuman研究所_PI研究组_水雯箐组
作者单位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iHuman研究所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iHuman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姗姗,孟萌萌,杨德华,等. 发展亲和质谱技术高通量筛选G-蛋白偶联受体的调节剂[C],2017: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姗姗]的文章
[孟萌萌]的文章
[杨德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姗姗]的文章
[孟萌萌]的文章
[杨德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姗姗]的文章
[孟萌萌]的文章
[杨德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