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病理性近视的报告 | |
其他题名 | IMI Pathologic Myopia |
2023-04-10 | |
发表期刊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ISSN | 2095-0160 |
卷号 | 41期号:4页码:366-387 |
发表状态 | 已发表 |
DOI | 10.3760/cma.j.cn115989-20220525-00244 |
摘要 | 在世界范围内,病理性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病理性近视与高度近视有明显差异。高度近视是指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而病理性近视是指眼底存在典型的并发症(相当于或比弥漫性脉络膜萎缩更严重的后巩膜葡萄肿或近视性黄斑病变)。病理性近视通常发生在高度近视眼,但其并发症,特别是后巩膜葡萄肿,也可能发生在非高度近视眼中。由于近年来眼科成像技术的进展,客观和准确地诊断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可能。特别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变,如圆顶状黄斑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广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已能成功地显示大葡萄肿的整个范围。针对并发症的新疗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近视性黄斑新生血管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近视,特别是儿童近视,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在近视增加的同时,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然而,尚不清楚病理性近视是否会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不清楚的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基因是否与一般近视相同,或者病理性近视是否与其他近视在基因上有所不同。 |
关键词 | 病理性近视 近视性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因分析 近视性黄斑新生血管 近视性黄斑劈裂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圆顶状黄斑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CSCD ; 北大核心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Periodical |
来源库 | WanFang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kms.shanghaitech.edu.cn/handle/2MSLDSTB/346357 |
专题 | 免疫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_博士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_本科生 免疫化学研究所_特聘教授组_范国平组 |
作者单位 | 1.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上海 201210; 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眼科,昆明 650032; 3.Queenston Eye Care,Houston 77095,USA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国际近视研究院,张望,刘康,等.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病理性近视的报告[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3,41(4):366-387. |
APA | 国际近视研究院,张望,刘康,高建华,陈卓,&范国平.(2023).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病理性近视的报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41(4),366-387. |
MLA | 国际近视研究院,et al."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病理性近视的报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41.4(2023):366-38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近视研究院]的文章 |
[张望]的文章 |
[刘康]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近视研究院]的文章 |
[张望]的文章 |
[刘康]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近视研究院]的文章 |
[张望]的文章 |
[刘康]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修改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