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Tech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面应力对钯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英文) | |
2018-07-20 | |
发表期刊 | 催化学报 |
ISSN | none |
卷号 | 39期号:09页码:1493-1502 |
发表状态 | 已发表 |
摘要 | 在石油催化裂解过程中,除了生成乙烯、丙烯及丁烯等烯烃,还会产生部分炔烃.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炔烃选择性加氢转化为对应的单烯烃,以除去其中炔烃.由于产品烯烃中的炔烃等杂质含量需极低,这就对用于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催化剂需要选择性吸附炔烃并加氢,而不损失其中的烯烃.经过前期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工业中炔烃选择性加氢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是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然而,单独的钯金属选择性并不理想,因而对其选择性以及活性进行调控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微观反应动力学模拟手段,研究了钯金属表面应力存在条件下的活性与选择性,以及形成次表层物种的可能性和形成后的活性与选择性.研究发现,改变钯金属的晶格参数与表面应力,反应物、表面反应中间体和产物的吸附能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且吸附能与晶格参数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晶格参数越大,吸附越强.利用表面反应过渡态能量与初始态能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相应的乙炔加氢生成乙烯的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微观反应动力学模拟得到.结果显示,不同晶格参数的钯催化剂催化乙炔加氢生成乙烯的反应活性位于相应火山型曲线的强吸附侧,即减弱乙炔和氢的吸附强度可提高乙烯的生成速率.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不同表面应力的钯催化剂在次表面吸附不同覆盖度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情况,发现晶格参数越大越有利于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次表面的吸附.同时,研究发现在次表面碳掺杂的条件下,不同表面应力条件下的钯催化剂的活性均有所增强.此外,由于乙烯在所有研究的钯催化剂表面脱附比进一步加氢容易,因而乙烯都可以选择性生成. |
关键词 | 表面应力 钯 乙炔加氢 选择性 活性 次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微观反应动力学模拟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SCI ; CSCD ; 北大核心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O621.251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kms.shanghaitech.edu.cn/handle/2MSLDSTB/255485 |
专题 | 图书信息中心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_PI研究组_杨波组 |
作者单位 |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萍,杨波.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面应力对钯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英文)[J]. 催化学报,2018,39(09):1493-1502. |
APA | 王萍,&杨波.(2018).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面应力对钯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英文).催化学报,39(09),1493-1502. |
MLA | 王萍,et al."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面应力对钯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英文)".催化学报 39.09(2018):1493-150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萍]的文章 |
[杨波]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萍]的文章 |
[杨波]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萍]的文章 |
[杨波]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修改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