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Tech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基于中短距离星间链路的可见光通信及性能分析 | |
2019-07-01 | |
发表期刊 | 光学学报 |
卷号 | 39期号:10页码:102-112 |
摘要 | 为了满足小卫星平台中尺寸、质量、功耗等约束并探索中短距离星间链路下射频(RF)通信和激光通信的替代解决方案,研究了多卫星网络中采用可见光通信(VLC)的中短距离星间通信的可行性。利用卫星工具软件(STK)构建了双星伴飞构型,定量分析了太阳及恒星引入的背景光噪声,从而构建了中短距离星间VLC链路模型。为了提高链路容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星间链路的单输入多输出VLC(SIMO-VLC)系统,通过数值仿真评估了不同分集合并算法对于链路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部分时段中太阳辐射引入的杂散光功率在10μW以下,相比于地面场景引入的背景光功率降低了75%。当在20 km内实现传输速率为112.5 Mbit/s、误码率为1×10~(-6)的数据传输,系统所需的发射光功率至少为4.55 W。相比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采用基于单输入多输出(SIMO)的分集检测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且所需发射功率和通信距离能够随着接收支路的增加得以有效改善,可为基于VLC的星间链路设计及扩展室外应用场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星间链路 分集检测 性能分析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EI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TN929.1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kms.shanghaitech.edu.cn/handle/2MSLDSTB/255329 |
专题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_特聘教授组_张涛组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上海科技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泉润,虞翔,崔文楠,等. 基于中短距离星间链路的可见光通信及性能分析[J]. 光学学报,2019,39(10):102-112. |
APA | 陈泉润,虞翔,崔文楠,&张涛.(2019).基于中短距离星间链路的可见光通信及性能分析.光学学报,39(10),102-112. |
MLA | 陈泉润,et al."基于中短距离星间链路的可见光通信及性能分析".光学学报 39.10(2019):102-11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泉润]的文章 |
[虞翔]的文章 |
[崔文楠]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泉润]的文章 |
[虞翔]的文章 |
[崔文楠]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泉润]的文章 |
[虞翔]的文章 |
[崔文楠]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修改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